東莞太陽能熱水器產業持續穩定發展
文章出處:新聞中心
責任編輯:東莞市常平遠明熱水器經營部
發表時間:2013-04-11
東莞太陽能熱水器產業持續穩定發展
今年上半年以來,業內、業外關心和支持太陽能熱水器產業發展的各界人士,對太陽能熱水器產業發展狀況有不同的認識、不同的議論,對此我們提供如下情況,便于大家正確認識目前行業發展態勢。
1. 今年上半年行業整體呈穩定持續增長態勢
最近調查了36家企業上半年太陽能熱水器營銷狀況,36家企業按二類劃分:第一類12家的骨干企業,與去年同期相比,2家持平,但工程量有增加,其余10家增長率從20%~60%,12家平均同比增長32.6%。
第二類企業算作中等企業,共調查24家,分布在8個省市。有2家為負增長(-20%~30%),1家持平,2家增長低于6%,其余19家增長在20%~70%,其中四川2家增長達100%以上,24家總平均同比增長37.25%。
第三類企業,在個別地區有人表示停業者達100余家,也有人說該地區1/3企業持續發展,1/3企業一般,1/3企業關門停業。
從配套企業了解到如膠圈、儀表配件、水箱配件等企業都反映今年上半年增長率達20%以上,也有人說配件企業如真空管庫存增大……。
從上述調查結果我們有幾點認識,太陽能熱水器產業仍呈持續穩定發展,受整體經濟發展影響,它從高速發展向持續穩定方向發展,這符合中國經濟發展總體態勢,總體發展規律和要求,有經濟學家預測中國經濟高速發展GDP≥8%,最多達5年,以后便進入穩定增長期GDP 4%~5%。
1)東莞太陽能熱水器產業經歷20多年的高速增長,進入穩定增長符合發展規律,基于上述認識我們在編寫國家新能源產業發展“十二五”和中長期規劃建議中也是基本出發點。
2)太陽能熱水器產業結構一定要調整,其調整的內容之一就要發展大型骨干企業,提高產業集中度,推廣名優品牌。2000年前20強企業集中度不足20.5%,今天可以達到45%左右,再過幾年達到60%~70%,這是正常規律,也是行業走向規范化的標志。行業內要形成以骨干企業為主,配套企業、工程開發企業合理配套的產業鏈。
3)一批低水平的小企業,不能總停留在原始階段,一定要升級。沒有技術創新、產業升級、市場誠信的小企業,在市場競爭中出局,被淘汰是必然的結果。出路在于企業重組和轉型。
2. 太陽能熱利用產業在升級
產業升級的幾個標志是:
1)科技進步
真空管太陽能熱水器正在向高效、電為輔助能源,全天候運行的智能化控制的熱水系統發展,2010年其產品比例已達40%以上。
全玻璃真空太陽能中溫集熱器已通過成果鑒定和驗收,力諾瑞特150℃真空集熱管效率高達45%以上;皇明的128℃的中溫集熱管也通過項目驗收,中溫集熱器的開發將為空調,海水淡化,工業利用提供高效集熱技術和裝置。
400~450℃高溫集熱技術和集熱器將為熱發電應用和開發提供關鍵技術和產品,皇明公司和力諾新材料公司各自開發的400℃、4米長真空集熱管樣品已開發成功,即將形成生產能力;桑普公司350℃、2米長的真空集熱管已在260KW的熱發電站應用。我國第一座50KW的熱發電站正在論證中。
2)應用領域擴展
太陽能熱水系統滿足洗浴和生活用熱水是它的基本功能,目前正向采暖領域擴展應用;此外工農業生產用熱水也是太陽能熱水系統應用的重要領域,如浙江紹興、蕭山印染廠的5萬㎡和1.6萬㎡的平板集熱器熱水工程;江蘇常熟凱達和東方印染廠的1.5萬㎡真空管太陽能熱水工程,初步實施熱能計量,能源合同管理;內蒙古伊利奶牛公司也為牛奶生產應用太陽能熱水系統。
3)工程化項目劇增
太陽能熱水系統以其經濟惠民、節能減排的優勢被廣大學校、建筑小區、賓館、飯店、醫院、洗浴中心等公共系統所青睞,今年以來工程量(統一規劃、統一設計、統一施工、統一驗收、統一管理)已占銷售總量的40%以上。據某企業調查,去年同期工程銷售額僅為700萬人民幣元,今年竟高達4000萬人民幣。
4)市場擴展
這兩年來,我國中西部地區家用太陽能熱水器的銷售迅猛增加如河南、河北、湖北、四川、安徽和東北已成為太陽能熱水器新的大市場。
5)新產業基地正在崛起
在北京、山東、江蘇、浙江和云南等老生產基地基礎上一些大型骨干企業正在進行產業布局,正在進行新的生產基地建設,將形成華中、豫冀、東北、上海、西部五大基地,新基地建成不僅是降低物流成本,更重要的是開發了新市場。
6)制造裝備水平明顯提高
全玻璃真空太陽能集熱管從窯爐到制毛坯、鍍膜、清洗、排氣退火、拉封、裝卡到裝箱出廠,實現自動化,節能30%,效率提高40%,可以說我國的真空管太陽能集熱技術和產品水平屬國際領先水平。形成了中國自有的工業化生產模式和自我開發、自我制造的工業化、自動化生產裝備,中國是太陽能熱水器生產大國,也是強國。
7)太陽能熱水器標準化大國
有關太陽能熱水器的國家標準有17項,2010年~2011年將再制定15項,共32項,還有4項行業標準,可以保證熱水器的生產和應用。據我所知,僅產品標準之多,國際上居首。
8)營銷創新
技術創新重要,營銷創新也一樣重要。恰恰在此問題上產業有許多問題有待改進,今年以來,我們針對太陽能營銷中有不規范行為和做法,提出營銷的商業化、規范化和誠信服務的網絡建設,走出有太陽能熱水器產業特點的營銷體制,比如太陽能熱水器出廠時,目前大部分企業的配件不是由主機廠隨機出廠,而是由經銷商供應、采購,主機和配件不配套,質量不保證的問題就出現了,今后必須要求主機和配件同時出廠。
9)出口狀況
2009年太陽能熱水器出口到五大洲,154個國家,出口企業200多,出口額達2.5億元美元。今年上半年出口基本穩定,增長幅度不大。
10)產業存在的問題
任何產業在不同的發展階段都會存在不同問題,就太陽能熱水器而言,產業規模不算大,科技進步速度不算快,產業集中度不算高,應用領域不算廣……,上述種種問題只能在發展中逐步提高。
3. 新的推動力
1)太陽能熱水器下鄉,對推動我國農村市場的發展有很大的推動作用,據去年底統計太陽能熱水器下鄉產品已占三大熱水器產品比例56.2%,成為三大熱水器下鄉的主體,預計今后這一比例會繼續增大。但我也認為在下鄉的企業和產品中,也確實存在有不該下的企業和產品,在某種程度上影響下鄉的效果。
2)國家強制性標準《家用太陽能熱水系統熱能效限定值及效率等級》的制定和執行,對太陽能熱水器的熱能效限定和分級國家標準的制定和執行,將是繼太陽能熱水器下鄉、新的產業基地建設之后,加速產業整合、產業結構調整,提高產品質量和水平的又一大舉措。
3)國家可再生能源法為指導,國家在政策、法規和項目示范等方面都給予支持,如國家戰略產業規劃、“十二五”和2020年中長期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發展規劃中都將太陽能熱利用列為其中重點,國家也將設立示范項目拉動發展。
4)太陽能熱水系統具有顯著的節能減排效果,各級地方政府和廣大企業愈來愈重現它的應用。
每平方米熱水系統年替代150㎏標準煤,相當417度電;減排CO2 330㎏,SO2和NO2也都在3.7~4.7㎏,僅減排一項年環境效益為每平方米75元左右。各級地方政府紛紛出臺地方政策推動太陽能熱水系統的應用,到目前為止,據不完全統計有22個省市(自治區)、80多個城市出臺了地方性支持和扶持政策。一些企業和事業單位如住宅小區、學校、賓館、飯店、醫院、洗浴中心、部隊以及工業、農業生產單位積極采用太陽能熱水系統,實現節能減排目標。